为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持续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制定本办法对各本科专业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办法予以规定。
一、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以教学大纲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为依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含义是对课程输出的评价,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的数据来源。
二、工作责任机构和主要职责
具体评价过程由课程评价组实施,评价组成员为:责任教师、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任课教师及先修后续课程教学团队代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直接责任人是任课教师,其他人员起督促、监督等作用。
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及任课教师负责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课程结课问卷调查,完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报告的撰写。报告提交课程评价组做出评价结论,报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后用于持续改进。
三、评价对象、周期
评价对象: 课程修读的全体学生
评价周期:每学年一次
四、评价流程
课程目标的评价需要预先设计合适的课程目标考核点,选用适当的考核方式,收集考核数据,按照规定流程对课程目标成果输出情况进行评价。工作步骤如下:
(1)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分指标点、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毕业要求支撑矩阵”。
(2)课程教学团队撰写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考核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制定课程考核方案,明确不同考核方式的分值和占比等。
(3)课程考核情况数据收集和问卷调查:任课老师课程运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收集完整的课程考核数据;校内数据收集组发放“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如表1所示。
(4)撰写“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初稿:由任课教师及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主要包括各个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计算和分析,以及课程的持续改进措施。
(5)审核“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课程评价组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检查课程目标达成计算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合理、持续改进方案是否可行等, 做出课程评价结论。
表1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说明
评价方法 |
评价数据来源 |
评价数据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体现 |
数据收集人 |
成绩评定法 |
课堂表现 |
“教学大纲” “试卷考核内容审核表” “课程报告/大作业考核内容审核表” 教师的“成绩记录单” |
任课老师收集课程各项考核记录 |
平时作业 |
实验成绩 |
独立任务/大作业 |
线上学习记录和成绩 |
期末考核 |
问卷调查法 |
结课后课程达成情况调查问卷 |
调查问卷基于课程目标设计 |
校内数据收集组收集问卷数据 |
五、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计算采用成绩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最终评价结果取两者最小值。成绩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成绩评定法
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具体分数占比。成绩评定法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基于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和权值计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如表2。
表2 某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程考核方案(示例)
课程目标 |
课程各类考核项 |
课程目标满分 |
平时表现 |
课程实验(3次实验) |
线上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 |
作业+课堂表现 |
实验操作验收 |
实验报告 |
ZKJC-1 |
30 |
|
|
30 |
20 |
80 |
ZKJC-2 |
20 |
60 |
|
20 |
20 |
120 |
ZKJC-3 |
|
|
|
20 |
25 |
45 |
ZKJC-4 |
30 |
|
|
30 |
15 |
75 |
ZKJC-5 |
20 |
|
40 |
|
20 |
80 |
分数合计 |
100 |
60 |
40 |
100 |
100 |
|
总评占比 |
10% |
12% |
8% |
10% |
60% |
|
结课后,任课老师需要按照课程目标统计所有学生在各种考核方式下的得分,见表3示例。
表3 课程考核成绩统计表(示例)
基本信息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5 |
序号 |
姓名 |
学号 |
平时表现1 |
线上成绩 |
期末试卷 |
平时表现2 |
实验操作 |
线上成绩 |
期末试卷 |
...... |
平时表现5 |
实验报告 |
期末试卷 |
满分分值 |
30 |
30 |
20 |
20 |
60 |
20 |
20 |
|
|
20 |
40 |
20 |
1 |
张三 |
### |
15 |
10 |
18 |
16 |
55 |
16 |
13 |
|
|
20 |
36 |
16 |
2 |
李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表2 的学生成绩统计和表2的课程考核方案,以该课程第2个课程目标为例, 该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计算方法如下:其
其中为课堂学生人数。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按要求和教学活动特点选用其他考核方式,达成度计算方法相同。
(2)问卷调查法
在课程结束后,任课老师设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问卷,校内数据收集组发放给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调查。问卷按照5个等级设计(量化分别对应90分、80分、70分、60分和40分)。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每项课程目标达成度:
其中为调查学生人数,每项课程目标评价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90分、80分、70分、60分和40分计算)
(3)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
最终课程目标达成度取成绩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两者结果的最小值。
(4)评价内容要求
课程评价报告中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每位学生的每个课程目标达成情况逐一进行评价。
六、 评价结果及使用
课程评价组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做出课程评价结论,报专业建设委员会审议上一年持续改进效果和本年度改进方案。专业责任教师和督导员监督课程改进的执行情况。
课程评价报告中需反映前一年改进方案的落实情况。在次年的课程评价中,通过举证的方式予以逐点对应说明,定性或定量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改进情况。对于尚未落实的问题,作为重点关注项目,与新发现的问题一并作为修订新一轮的改进方案的依据,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撑。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论是毕业要求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和分析基础。
六、附则
1、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本办法的解释。
3、本文件是学校和学院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补充。如有与学校相关规定冲突之处,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