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11年开设、2018年由原电气工程、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整合设立。
本学位点由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引领,以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硕士点为支撑,围绕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变频控制技术、高效高频功率变换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理论及应用、新能源系统及工程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培养学生扎实的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理论与技术应用能力,使其成为能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动车智能控制、大功率特种电源、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导师团队于2009年被遴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6月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目前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新能源系统及其工程”、“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4个学科方向,主要开展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机系统先进控制理论与技术、大功率高频电源技术、电动车辆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微电网能效管理和运行控制技术、电磁分析理论与防爆电器设计技术、电气自动化设备与集成技术等相关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目前每年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0多名。
二、学科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有4个学科方向:
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依托“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和“变频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和基于宽禁带功率器件SiC、GaN变换器的拓扑、建模、调制策略和容错运行,以及交流电机高性能控制技术研究,具体方向包括矩阵变换器、多电平变换器、PT功率变换器、高压电源、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
2)电机与电器:开展电磁场分析建模方法、电能质量控制、电机设计及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新型专用电机的设计技术、新型电抗器技术、防爆电器及电气本质安全技术的研究。
3)新能源系统及其工程:以光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为研究对象,开展新能源变换器拓扑及变换技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技术、故障穿越技术、微电网与智能电网能效管理与协调控制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等研究。
4)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依托“电力节能”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电力系统网络分析技术、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技术、电力大数据运用、电力系统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
三、师资队伍
学科有专职教师29名。其中,正高职称7名,约占24%;副高职称10名, 约占34%。拥有博士学位中级职称5名,约占17%。专职导师中,86%拥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中青年队伍约占70%。
在对研究生的指导方面,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组长由各学科方向带头人担任,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作用。
四、科研条件
本学科依托北京市变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电力与电力传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电源研究室、北京市电动车控制技术学术创新团队,建有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平台、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实验研究平台、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实验研究平台、三电平变频器数字化系统实验平台、风力发电综合研究平台、光伏发电电气控制系统实验与测试平台、3.3KV高压级联变频实验与测试装置、大功率能量回馈型变频器试验平台、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测试与实验平台、电动汽车底盘测功台、电动汽车制动与轴重测试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测试平台、动力电池测试平台、高低温设备、EMI测试与实验平台、大功率太阳电池阵列测试设备、光伏逆变器孤岛保护检测装置、功率系统级测试平台、光伏模拟电源的试验装备,为研究生培养、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本学科还建设有包括北京东标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浩普华清有限公司、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的企业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汽车集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在内的多个校外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五、近3年研究生培养情况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学科专硕进3年年共毕业获得学位57人,其中优秀学位论文14篇,占24.6%。就业率为100%。毕业学生就业情况好,受用人单位欢迎。
近三年专硕考博读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非京籍毕业研究生专硕有14%的毕业时获得北京市户口指标;按照就业单位性质统计,每年专硕有近74%的毕业生就职于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其中国家电网等知名电力公司约占30-50%。
六、近5年主要科研成果
近5年,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项2项,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支撑子项目3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纵向经费合计1500余万元。近5年来学科承担企业委托课题100余项,横向经费2000万元。
近5年来学科导师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著作15项;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5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价值的研究成果。
“电力电子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和探索”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