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始于1978年自动化本科专业,1993年获批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硕士点,2011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24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瞄准智能交通、新能源与储能等国家急需产业需求,以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为依托,构建了“多学科交叉-政产学研协同”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培养了全国劳模86级周建宇、航天副总设计师96级蔡彪、IEEE杰出青年电力电子工程师奖中国首位获奖者01级李子欣、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13级唐少虎(博)等一批行业杰出人才。近五年,8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14人获评 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研究生获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国家级奖65项、省部级奖13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获评国家级、北京市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各1个、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1项。
学科现有72名专任教师(含博导28人)91%毕业于清华、北航、中科院、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国内双一流院校及海外院校,超40%具有一年及以上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引育并举深入实施“北方学者”、“四毓”人才计划,聚集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4人及全国优秀教师1人。近五年培育万人青拔、国家百千万、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3人,7人入选“高被引学者”、“2%科学家”。建有“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云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等7个北京市教学和科研团队。学科所在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学科骨干9人获评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学科围绕“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的特大城市系统智能感知、优化运行、韧性控制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在异构交通系统优化控制、轨道机车牵引控制、质谱色谱环保检测、近景成像雷达等领域取得突破,提升了城市系统运行效率及安全韧性水平。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共建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1个。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及青年项目43项,到账总经费2.22亿,年师均61.91万;在Automatica、IEEE汇刊等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112篇,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298项,出版著作及教材39部;获“三相交流电机高品质复合控制理论及方法”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30项。
学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解决了北京超大城市路网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数据-策略-算力”协同难题,服务08奥运、冬奥、一带一路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分布式能源变换关键装置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等20余家相关企业,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在北京、甘肃、河南等11省34地推广应用;社区风险监测与防范系统在全国12个省及澳门特区应用,服务3815万人口,覆盖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
学科积极推进学生就业,校企深度合作,强化职业规划指导,深化校友联络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率98.9%,从事服务特大城市系统工程研发类工作的比例超过70%,为交通部公路院、国家电网、航天科工等单位培养了高层次创新人才。本学科毕业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比例逐年提升,从2020年8%提升至2022年2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8%,工作预期吻合度为92%,头条新闻2022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TOP100中我校位列第53名。
[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