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科介绍 > 正文

能源动力工程领域介绍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24 】

一、基本概况

本能源动力(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11年开设、在2018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时,将原电气工程领域对应调整为能源动力类别。

本学位点由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引领,目前拥有“先进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高性能电机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3个学科方向,主要开展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机系统先进控制理论与技术、大功率高频电源技术、电动车辆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电网能效管理和运行控制技术、电磁分析理论与防爆电器设计技术、电气自动化设备与集成技术等相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二、学科方向

本学位点拥有3个学科方向:

1)先进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依托“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和“变频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和基于宽禁带功率器件SiC、GaN变换器的拓扑-建模-调制策略和容错运行、新能源变换器拓扑及变换技术、故障穿越技术等研究,具体方向包括矩阵变换器、多电平变换器、PT功率变换器、大功率-高频-高压电源等。

2)高性能电机运行与控制:开展直流-交流电机高性能控制技术、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电磁场分析建模技术、电机设计及系统稳定性分析技术、新型专用电机的设计技术、新型电抗器技术、防爆电器及电气本质安全技术研究。

3)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依托“电力节能”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用户侧储能技术中心,开展电力系统网络分析技术、微电网与智能电网以及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与协调控制技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技术、电力大数据-大模型运用、电力系统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三、师资队伍与培养模式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45岁以下25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现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2020年以来,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3人。引入教师6人,其中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海聚人才1名。获评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职称晋升正高4人,副高4人。

导师团队于2009年被遴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6月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在对研究生的指导方面,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组长由各学科方向带头人担任,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作用,健全三级督导机制,严格管理开题、中期、预答、答辩环节。。

四、科研条件

本学科依托“国家用户侧储能技术中心”、“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变频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北京市电力节能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未来电化学储能集成运行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平台、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实验研究平台、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实验研究平台、三电平变频器数字化系统实验平台、风力发电综合研究平台、光伏发电电气控制系统实验与测试平台、3.3KV高压级联变频实验与测试装置、大功率能量回馈型变频器试验平台、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测试与实验平台、电动汽车底盘测功台、电动汽车制动与轴重测试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测试平台、动力电池测试平台、高低温设备、EMI测试与实验平台、大功率太阳电池阵列测试设备、光伏逆变器孤岛保护检测装置、功率系统级测试平台、光伏模拟电源的试验装备,AppSIM、远宽等硬件在环的半实物仿真软件,DIgSILENT集成化电力系统仿真软件,StarSim电气系统半实物仿真软件以及MATLAB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分析集成环境,可针对交流微网、直流微网、交直流混合微网等各类型微网和主动配电网在仿真软件下进行潮流计算、故障分析、能量管理控制等仿真工作,为研究生培养、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本学科还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成立“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已获批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心;建立北京市博士后流动站;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汽车集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10余个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

五、近年研究生培养情况

在招收就业方面,自2020年以来,学位点共招收硕士生228人,已毕业90人,就业率100%,近三年专硕升博录取院校有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按照就业单位性质统计,每年有近77%的毕业生就职于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其中国家电网等知名电力公司约占50%;非京籍毕业研究生中获得北京市户口指标超过10%。

在学业资质和能力培养方面,自2020年以来,学位点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其中获国家奖学金5人(1-2人/年),受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资助学生数量百余人/年,7人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国家、省部级等科技竞赛奖励26人次。

六、近年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2020年以来,学位点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项;学位点获得科研经费428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864万元,教师年均科研经费38.6万元/年。

2020年以来,学位点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2020年以来,学位点导师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省部级标准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价值的研究成果。